English

烈火真金

1998-07-09 来源:光明日报 郭 芮 我有话说

命运有时就是那样残酷:失去丈夫的伤痛还未消除,两岁半的女儿又离她而去。从1996年5月到1997年4月,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,杨清漪倾爱着的两个亲人都因癌症离她而去,将她孤零零扔在了这个世界上。这期间,经组织安排,杨清漪正投入“双万工程”行列,来到凤翔县董家河乡牛钵峪村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,从事最基层的农村工作。

杨清漪1991年陕西省宝鸡农校毕业后,分配到董家河乡担任农业干事。1996年3月,陕西省委、省政府决定选派一万名年轻干部到全省一万个村挂职工作3年(即“双万工程”)。组织上了解她的困难,为了让她能够照顾丈夫和孩子,想把她留在机关。但躺在病床上身为上尉军官的丈夫,坚持让她服从需要下派锻炼。

乡亲们的关心、体贴、鼓励,使她重新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,牛钵峪的紧张工作医治了她精神上的创伤。领导的关心和群众的期盼,使她从悲伤中振作起来,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。

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首先要育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。通过和村干部、村民广泛交谈,杨清漪不仅消除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的误会,还协助党支部制定了《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》、《民主议事制度》、《村务公开制度》等多项规章制度。接着,杨清漪组织大家分析讨论,确定脱贫致富思路。

第一件事就是修筑牛钵峪通往外界的第一条柏油路。杨清漪先是负责组织发动群众,后又主动担负起最重的组织拉运石子的任务。6月的太阳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,汗水顺着她的额头不停地流下。经过全村群众1个多月的苦干,1996年7月8日,一条1.7公里的油路终于铺成了。群众兴高采烈,不幸中的杨清漪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安慰和解脱,她和村民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。

从下派到村上的第一天起,杨清漪就利用各种机会办各类科技培训班,在田间地头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。1997年春,凤翔县小麦病虫害大面积发生,牛钵峪村由于防治及时,受害程度很轻,夏田作物全面丰收,比上年增长30%。

牛钵峪村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,全村9个村民小组,只有1个组能吃上附近的溪水,而且这条小溪的水质不好,小孩吃了患大骨节病。其余8个组,地下水位都在260米以上,打井很困难,群众吃水要拉着车跑几里路到外村买水。针对这个世世代代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,杨清漪和村支部经过慎重考虑,决定先请地下水勘探队来勘探。她从宝鸡请来市地下水勘探队,并陪着勘探队跑前跑后。经过1个月的细致勘探,终于找到了比较适合打井的地点,拿出了预算方案。此后,他们又四处筹措打井需要的20万元资金。在省市领导的关心下,目前资金基本落实,打井有着落了。

忙着组织建设、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的事,想着村里孩子读书的事,面对村办小学危漏的教室、简陋的设施,杨清漪和党支部、村委会一班人研究筹划,决定采取“三个一点”的办法筹集资金。短短5天时间就筹集了1.24万元。村委会其他干部对她说,群众这么自觉地把钱拿到村上来交,是以往没有过的,这和你扎实的工作分不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